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孝武 通讯员廖桥 张婧 实习生廖芊涵正版炒股软件
7月26日上午,听说美国飞虎队的朋友又要来湖北了,监利市周老嘴镇飞虎队村80岁的村民罗顺世特别高兴。他带着记者来到村子旁边的赤射垸下凤湖旁,指着湖心的一片水域说,当年村民们就是在这里救起美国飞虎队飞行员的。
村民介绍飞虎队战机坠机地点。
赤射垸下凤湖碧波如镜,蓝色的“美国飞虎队野马战机坠落点”指示牌已有些斑驳。81年过去,那个惊心动魄的跨国救援故事仍在这个村子里世代相传,家喻户晓。
飞虎队村赤射垸下凤湖。
“虽然我那时还没出生,但我不知道听老一辈说了多少遍了,飞虎队那飞机拖着黑烟由东向西飞来,斜着栽进了湖里。”罗顺世生动地描述的场景,与当年报纸和周老嘴镇志的描述完全吻合。
当年旧报纸的报道。
飞虎队正式名称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,由陈纳德将军在1941年组建。援华作战期间,2000多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,用鲜血和生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铸就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长城。
格伦·本尼达。
1944年5月6日,美国援华抗日空军第十四航空联队即飞虎队的一架野马战斗机,由上尉驾驶,从湖南芷江起飞,掩护中美混合联队轰炸日本在武汉的军事目标,返航途中,遭日军飞机阻击,坠落在原监利县罗家村赤射垸下凤湖中,飞行员本尼达跳伞受伤,被罗家村村民营救。
飞虎队员血符。
“我父亲正在田里,看到飞机掉下来了,不远处,一个黄头发、蓝眼睛、白皮肤、高鼻梁的外国人挂着一只‘白球’(降落伞)缓缓下降,最后落到了稻田里。”今年69岁的罗明昌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,他的父亲罗必咸和保长罗福世一起,把本尼达和他的降落伞抬进了家里,给他清洗了身上的淤泥,并给他做了饭吃。
本尼达获救后,被抬进这间房屋清洗淤泥,吃饭。
“菜有炒鸡蛋、咸豌豆和腌菜。”罗明昌说,跳伞时,本尼达的腿被弄伤了,有一处伤口流血不止,不能站立行走。村民用担架将他转移到周老嘴,找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,游击队又把他抬到了同仁承大药房掌柜罗揪声那里治疗。罗揪声给本尼达开了一副中药,使得他的腿伤得以控制。虽然罗揪声现已去世,但他的女儿罗忠慧仍然保存着父亲当年开出的那张发黄的药方。
治疗完腿伤后,游击队决定把本尼达送到新四军五师师部。由于要经过大片日军控制区,队员们昼伏夜行,用担架轮流抬着本尼达前行。整整23天,70多人接力步行400多公里,终于将本尼达安全送到新四军第五师师部驻地——大悟县白果树湾。李先念师长热情接待了本尼达,还送给他一把缴获的日本军刀。随后经过多次辗转,本尼达于近60天后被送到了位于重庆的美军基地。
李先念赠送给本尼达的照片。
2005年,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,受邀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本尼达,在时隔61年后携家人重返获救地监利。他拿出十几顶飞虎队的棒球帽,亲手分发。他说,中美军人和两国人民在二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才换来今天的和平,中美两国人民友谊深厚,应世代珍惜。
本尼达被村民抬到当年获救现场。
赤射垸下凤湖里,一架飞机的尾翼被村民从污泥中挖出,本尼达的孙子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“扑通”一声跳进湖里,用颤抖的双手抚摸飞机残骸。村民罗顺世和罗明昌都亲眼见证了这一幕,他们说,当时全村人和邻村人都出动了,现场来了2000多人,村民们用一把竹躺椅把时年82岁的本尼达抬到了获救现场。
村民们挖出飞机残骸。
2010年10月,87岁的本尼达突发心脏病,在美国加州去世。遵照他的遗愿,本尼达夫人埃莉诺携两位儿子,将部分骨灰安放在红安李先念故居纪念园。
2017年9月14日,为纪念这段跨越国界的救援,监利市周老嘴镇原罗家村、长河村、七台村合并更名为飞虎队村。村党支部书记裴再富说,村里还计划修建一座纪念馆,永远铭记这段历史。
飞虎队村村牌。
记者采访结束时正版炒股软件,村口巨大的“飞虎队村”村牌正在骄阳下熠熠生辉,它是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共同抗击日寇的历史见证,也是这段跨国救援的生动注脚。
阳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